|
|
|
|

MapGIS空间规划“双评价”软件重磅发布

针对新时期空间规划的新需求,日前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MapGIS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系统”(以下简称MapGIS“双评价”系统)。 一、背景与设计思路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

作者:MapGIS来源:MapGIS|2019年07月08日

针对新时期空间规划的新需求,日前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MapGIS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系统”(以下简称MapGIS“双评价”系统)。

一、背景与设计思路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文中指出要“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明确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在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基础性地位。

为了更好的开展双评价,以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自然资源部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了双评价工作的评价流程、评价指标体系及算法、评价基础数据格式及清单、适用范围等。该双评价系统基于国产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MapGIS进行开发,积极响应技术指南的技术流程与评价算法,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运算可能带来的错误,保证了评价过程的智能化和标准化,使评价效率有了质的飞跃,帮助双评价编制工作者从繁杂、重复、低效的工作模式中解脱出来。系统技术流程围绕从单项评价到集成评价,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到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从评价结果展示到综合分析应用,参考双评价业务流程设计,将专业复杂的算法模型封装成可调用工具,实现评价模型可视化配置,能根据区域特色灵活搭建评价算法,切实的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规划设计的效率。

二、软件功能与优势

1、 双评价

“双评价”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两部分。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分为土地资源评价、水资源评价、环境评价、生态评价、灾害评价、区位优势度评价等六个单项评价,聚焦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敏感性、农业开发、城镇建设指向的具体指标,在单项评价的基础上开展集成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2、综合分析

系统支持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区域自然资源禀赋情况、分析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和风险,从而得到未来国土空间的利用方向。

3、评价模型灵活构建

出于简单方便、因地制宜的原则,系统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所提供的基础算法模型之上,支持自定义新建方案,提供可视化的指标模型管理、可切换的评价方案选择和可编辑调整的评价指标分级标准,方便用户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地方特色或工作需求配置合适的评价流程。

4、评价成果统一整体表达

系统基于MapGIS平台提供多种制图样式模版,涵盖要素层、图框、图例、花边样式等;评价结束之后,对各项评价结果实现一键输出评价报告、评价图件以及评价数据表,并可调阅出图,以目录树的形式对评价结果进行集中管理与展现。同时,系统在评价过程会自动保存关键节点的过程图件,方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快速定位问题与成因,优化评价方法。

5、评价项工作流机制

系统针对各评价项采用工作流机制,支持对评价模型进行编辑修改,实现评价过程的可拆可合。以工作流逻辑为基础,各评价流程实现灵活配置。

6、系统操作简单易用

参考双评价业务流程设计,界面布局美观,提供流水化作业模式和图层自动匹配功能,操作简单不繁复,用户只需六步操作,即可获得评价结果,提高操作便捷性,提升用户工作效率。

三、未来规划展望

1、指标模型库丰富

除国家发布的算法模型外,在后期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指标模型库,使用户能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业务需求下拥有更多的模型选择。

2、增加海洋评价和地下空间评价,实现全域覆盖

在陆域评价的基础上,丰富海洋评价和地下空间评价的算法模型,研制全域用途管制与规划评估监管标准,研究覆盖全域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规则集,最终形成全空间的管理。

为适应当前国家自然资源管理及规划体制改革新要求,助力规划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6月29日,2019国土空间规划高端研讨会将在宁夏召开,届时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将共聚银川,探讨国土空间规划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在此,诚邀各界专家学者莅临!

上一篇:大咖云集 精彩抢先看!2019国土空间规划…

下一篇:全国首个省域全覆盖规划管理系统项目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