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脱贫户心中的“自家人”

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向村民宣传自然资源政策。 个不高、白皮肤、娃娃脸,这是广东省丰顺县汤西镇大罗村委会岭下自然村老党员黄秀芳对钟奕苑的第一印象。自2016年成为定点帮扶大罗村驻村扶贫干部以来,钟奕苑积极开展工作,并借...

作者:祝桂峰来源:自然资源报|2021年04月09日

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向村民宣传自然资源政策。

向村民宣传自然资源政策。

个不高、白皮肤、娃娃脸,这是广东省丰顺县汤西镇大罗村委会岭下自然村老党员黄秀芳对钟奕苑的第一印象。自2016年成为定点帮扶大罗村驻村扶贫干部以来,钟奕苑积极开展工作,并借着一口流利的当地“土话”,渐渐与村民们打成一片。黄秀芳亲切地称他为“自家人”。

2021年2月,钟奕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5年来,钟奕苑扑下身子,在抓党建促扶贫,推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等各项工作中,用心、用情、用技术助力脱贫攻坚,是自然资源系统一批驻村扶贫干部奋斗的缩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陈光荣说。

行走的“活地图” 穿坏13双胶鞋

“谁家有几口人?都是啥情况?他比我们当地村民还要清楚。”农家乐老板黄冬春说,钟奕苑来村里不到一个月,就完全掌握了村民的住址和家庭情况,连住得偏僻的几户人家也不例外,是地地道道的“活地图”“雷达眼”。

大罗村位于汤西镇西南部,四面环山,由于地形非常像一只箩,故取名“大罗”。全村总面积54.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50.7平方公里、耕地2平方公里,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

2016年4月,钟奕苑作为第一批驻村扶贫干部来到大罗村。按照组织上的工作要求,他要在一个月内熟悉大罗村的整体情况。

为尽快掌握大罗村的“第一手资料”,摸清村里的“家底”,钟奕苑借助广东省“一村一镇一地图”工程,会同村“两委”干部逐户开展精准识贫,同时标注每个自然村的地形地貌、山水田林路的地名地址,做到对每个贫困户家庭情况了如指掌。

很快,村民们都喜欢上了这位能吃苦、村情熟、业务强的“自家人”,亲切地称呼钟奕苑“村长”,经常和他聊生活中的开心事、烦心事,也喜欢听他评情理、出主意。一些贫困户想要发展自己的产业,钟奕苑就想方设法帮他们筹集启动资金、找销路,通过广东厅的消费扶贫等方式,拓宽涉贫农产品销售渠道。

广东厅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朱晓武说:“5年来,钟奕苑累计走访贫困户1万多次,非贫户5000多次,穿坏了13双胶鞋。”

精准扶贫兴产业 村容村貌换新颜

大罗村是广东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之一,当地甚至有“好女不嫁大罗”的说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一半村民陆续跑到珠三角地区打工谋生。

如何凭借本地资源优势打破僵局消除贫困?经过细致调查,钟奕苑向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提出“强基础、抓产业、聚合力、精帮扶”的思路,用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以发展林下经济为主要突破口,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让村民端上“生态碗”,吃上“绿色饭”。

“有心建设家乡,首先要积极入党。”钟奕苑告诉从珠三角返乡的村民黄福财,村党组织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持续加强战斗力和凝聚力。2018年7月,黄福财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养殖能手黄小春也在钟奕苑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党员,并当选为丰顺县人大代表、大罗村支部委员。

“精准扶贫要有针对性,有的村民适合发展种养,有的适合外出务工,有的则需要政策兜底。”钟奕苑说,例如:黄金华、黄瑞林想学烹调技术,他就帮他们报名参加了“粤菜师傅”就业技能免费培训班;钟素兰想学缝纫技术,他就推荐她到新成立的扶贫车间工作;黄华程想种植“景天三七”中药材,他就积极协调,最终成立了丰顺县民富种养专业合作社。

大罗村山多地少,蜜源植物丰富,很适合发展林下蜜蜂特色养殖产业。2017年,钟奕苑多次到华下自然村,鼓励贫困户黄远航开展蜜蜂养殖产业,并送黄远航夫妇到丰顺县振兴蜂场参观学习。很快,黄远航夫妇掌握了“养蜂秘籍”,如今养有50箱蜜蜂,2020年盈利达2万多元。有了产业,大罗村的集体收入增加,部分贫困户还获得了分红,户均超万元。

5年来,大罗村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绿色产业,规划蓝图也不断变成现实。村公立幼儿园拔地而起,主干路路灯一字排开,红十一军军部旧址完成修复,黄日三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Y117线大罗路修复工程、酒江礤漫水桥升级改造工程竣工。实施坪坑自来水改造工程,解决了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一河两岸周边环境整治完成,村民休闲公园、大罗红色文化长廊成为网红打卡地。

释放发展活力 脱贫圆满收官

如何发挥自然资源部门的优势,用足用活土地政策,释放发展活力?这是钟奕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有一次,钟奕苑到竹园潭自然村走访贫困户,了解到该村近300亩耕地缺少机耕路、水圳年久失修等情况。为此,钟奕苑按照广东厅的耕地保护差别化政策,争取到丰顺县异地落实广州市南沙区基本农田保护建设项目,项目资金达200万元。该项目于2017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增加了耕地,新修了农渠、道路、挡土墙、农用桥,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村容村貌。

借助相关政策,大罗村让“沉睡”的土地“动”起来,诞生了全省首个拆旧复垦项目,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扩展了资金来源,增加了村民收入。

据统计,2016年~2020年,大罗村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849元增至16532元,年均增长24.64%。村集体经济从帮扶前2015年的3.9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36.4万元,增长8.3倍。

“有幸参与到利国利民的‘一号工程’中来,看到77户224人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笑容越来越灿烂,我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了!”钟奕苑说。

上一篇: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大力推进国…

下一篇: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两项试行规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