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标准地”激发市场新活力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八桂大地生机盎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广西十一冶朝晖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热火朝天、一派繁忙。该公司营销部部长黄国倩说:“多亏了自然资源部门的帮助,让我们的项目能够顺利...

作者:潘正伟来源:自然资源报|2021年04月20日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八桂大地生机盎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广西十一冶朝晖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热火朝天、一派繁忙。该公司营销部部长黄国倩说:“多亏了自然资源部门的帮助,让我们的项目能够顺利投产。”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2019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在柳州市实施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基础上,集成推进“标准地+区域评估”“标准地+代办制”“标准地+承诺制”等多项改革,实现了“工业项目带标准出让”“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等目标,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受到企业等各方好评。

正视问题 开出良方

“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过程中,企业拿地难、项目审批难、资源要素保障难是堵点和痛点。”对此前工业项目土地利用率不够高、审批速度不够快、用地配置不够准等问题,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冠环直言不讳。

2019年8月,广西厅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项目“标准地”试点方案》,开出了治疗工业项目用地“痼疾”的良方,将柳州定为试点城市。根据该方案,柳州以市场化配置、改革提效率、节约集约用地、全过程监管为原则,紧扣事先做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管等关键环节,探索形成了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地”出让体系。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柳州出台了《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新增工业项目“标准地”控制性指标(试行)》《工业项目“标准地”投资建设监管协议》等一系列政策,为试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随后,柳州局要求城区自然资源局负责拟订工矿仓储用地供地方案,实现各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城区无缝对接,参照自治区和市级相关标准,根据自身产业定位分别制定本辖区的实施细则,为工业项目量身打造供地方案。

同时,在柳北区白露工业园等6个园区展开试点,形成了12类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亩均税收、能耗标准、环境标准等“5+N”控制性指标体系,并定下时间表:2019年12月底前,出让第一宗“标准地”。

2019年11月1日,广西第一宗工业项目“标准地”在柳州挂牌成交。该宗土地面积11.13公顷,属于产业二类工业用地,由广西十一冶朝晖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竞得。该公司与柳州市土地交易储备中心签订了成交确认书,与柳北工业区管委会签订了投资建设监管协议。这标志着广西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迈出了坚实一步。

该宗地块是带着以下“标准”出让的:土地成交之日起1年内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第三个完整会计年度及以后每个年度,年缴税不低于150万元/公顷;项目投产半年内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标准;项目投产后,年工业总产值不低于4500万元/公顷;投资强度不低于1369.5万元/公顷;环境标准为项目投产后按相关行业标准达标排放。

“现在的这个项目总投资6.7亿元,设计年产能25万立方米,预计年均净利润1.41亿元,年缴税9151万元。亩均税收、产出强度比自治区的‘标准’分别高出50%和60%。我们一定能够达标达产。”黄国倩信心满满地说。

在广西厅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处副处长曾文波看来,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是在充分总结吸收工业用地供应、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开展的一次迭代创新,给市场树立了“亩产论英雄”导向,为企业提供了快速投产出效益的良机,同时,也对政府部门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精简审批 优化服务

企业顺利拿到地块,只是第一步,能够迅速投产则是第二步关键所在。针对审批流程多、办证难等问题,柳州出台了《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工作方案》,明确了前置预审、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并联审批等审批新模式,着力推进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

根据该方案,工业园区管委会为入园企业提供项目许可证代办服务,各有关部门按职责进行预审批,企业取得土地并达到法定审批条件的,预审批意见就直接转为正式审批文件。企业签订合同后,就可一次性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新模式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缩短了3至4个月。

在“标准地+代办制”集成服务中,仅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就减少了80%的受理材料,企业只需提供申请表和项目备案证明即可办理业务。截至目前,柳州已有35个项目受益于这种新审批模式,得以便捷高效地落地投产。

开展试点以来,柳北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一直为入园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据了解,管委会目前实时跟进的项目有20个,其中,十一冶朝晖装配、方达机械2个项目已投产,鲁板科技园等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就能投产。

除此之外,柳州还积极推行区域评估制度试点,即由县、区或园区管委会委托中介机构,对原本由企业承担的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8个事项进行评估,符合区域内功能定位的投资项目可不再进行单独评价。此举大大降低了入园企业的投资成本。2020年柳州总计供应了58宗4908亩“标准地”,其中41宗享受了地价优惠政策,共为企业减少用地成本3.9亿余元。黄国倩说:“我们竞得的地块就优惠了1115万余元。”

2020年12月,广西厅对柳州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试点进行验收后,给予充分肯定。自治区政府在予以肯定的同时,要求柳州继续优化完善该试点工作。

促进发展 多方共赢

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大大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间、降低了企业用地成本、提高了园区管理能力,实现了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的有机统一,形成了“标准地”多方受益的共赢局面。

今年1月,柳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柳州市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支持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实施方案(2021~2023)》,明确从6个方面提高土地要素保障能力,深入推进土地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创新产业用地供应配置方式,助推工业产业提档升级。

为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在“标准地”改革试点中,柳州就高制定各项标准。李冠环说:“亩均税收、产出强度、投资强度标准比自治区标准分别高出30%、45%、40%,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益。”

据介绍,相比“标准地”改革的先行地浙江省,广西目前还存在区域评估进度不快、拿地即开工的项目不多、县区对政策理解不深等不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标准地’与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等供地政策的组合实施,推行城市规划区、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压矿区域整体评估,促进‘标准地’制度全面推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自治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广西厅厅长陈建军表示。

上一篇:我国科学家发现两种新矿物

下一篇:昔日采煤塌陷地 今朝旖旎生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