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issky.net- GIS空间站

我要投稿 投稿指南 RSS订阅 网站资讯通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GIS空间站 >> 技术专栏 >> GPS应用 >> 正文

基于全球IGS数据的GPS/GLONASS精密轨道确定

作者:李冉,赵…    文章来源:2014测绘学会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26
摘要:高精度的卫星轨道对于用户导航定位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GPS/GLONASS卫星精密轨道的确定可以为我国正在发展的北斗二代导航系统提供很好的参考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GPS/GLONASS卫星联合定轨的基本问题,分析了轨道确定的基本流程。最后,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利用双差相位数据进行GPS/GLONASS联合定轨的正确性。结果显示,基于本文方法,通过与IGS最终星历比较,GPS/GLONASS联合轨道模糊度浮点解精度优于6cm,联合轨道模糊度固定解精度优于4cm。

GPS/GLONASS Orbit Determination Based on Global IGS Data

Li Ran1,2 ,Zhao Chunmei2, He Zhengbin2, Liu Xinrui2 ,Huang Huadong1,2

(Geomatics Colleg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266590

  E-mail: liran1219@163.com

ChineseAcadem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Beijing  100830)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the basic problem about precise orbit determination of GPS /GLONASS navigation constellation; then, discussed the basic process about how to determine GPS/GLONASS navigation constellation orbits; at last,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is orbit,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orbit with final orbit products produced by IG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sing the papers strategy, the float orbit solution accuracy is better than 6cm, while the fix orbit solution accuracy is better than 4cm.

Key Words: GPS; Double-Difference phase data; satellite orbit determination; dynamic method

前言

导航卫星精密轨道的确定是进行精密定位的基础,在卫星导航定位的过程中导航卫星是作为动态已知点,因此导航卫星轨道确定的精度直接影响导航定位的精度,所以,要想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精密轨道的确定异常重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计划到2020年组网成功,其中包含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地球非静止轨道卫星[1-2]。研究GPS、GLONASS卫星精密轨道的确定,对于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994年国际GNSS地球动力学服务组织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s)成立以来,导航卫星精密定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随着可以得到观测数据的连续跟踪站的增多,以及数据处理策略的不断完善,各个IGS数据处理中心的定轨精度和稳定性都在不断地提高。很多学者对精密定轨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3-9]。随着全球GNSS系统的不断完善,多系统联合定轨问题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并且在联合定轨时,一些公共参数观测治疗能够得到加强,参数能够得到很好地约束,从而改进了定轨结果。

本文将利用64个站的IGS数据解算GPS/GLONASS卫星的单天浮点解及单天固定解,并探讨GPS/GLONASS卫星精密定轨的流程、所使用的力学模型、预处理方法、模糊度固定策略。

2 GPS/GLONASS时空统一

GPS系统采用GPST,起算历元为1980110时(UTC时间),为了保证GPST的连续性,它不进行跳秒调整,与国际原子时保持固定的整秒差19sGLONASS的时间框架与GPS的定义不同,它采用GLONASST,该时间系统与莫斯科地区的世界协调时UTCSU)保持一致,存在3小时的地方时差,GPST不同的是,GLONASSTUTC(SU)同步跳秒,因而GLONASST与国际原子时没有固定的整秒差。实际上,接收机接收到的GLONASS导航文件中的参数信息并非建立在GLONASST下,而是UTC。通过文献[10]可得GPSTGLONASS系统的间转换关系:

(1)

其中,n为国际UTCAIT(原子时)之间的调整参数。然而,GLONASST的起算历元从UTC1996年起,4年一周期。所以在解算时,顾及该条件,判断当前观测时间的起算历元,起算年后的闰秒不予考虑在内,即对于不同年份的观测数据,n的值不尽相同。

与卫星导航系统的时间系统的维持一样,各导航系统为保证系统独立性和产品一致性,均定义了各自的坐标参考框架,GPS系统广播星历基于WGS84坐标系,精密星历则采用IGS系列参考框架;GLONASS系统广播星历基于PZ90坐标系。在坐标统一方面,PZ-90WGS-84的转化按MCC得到的目前国际最高精度的布尔萨七参数改正模型进行转化[11],其七参数改正公式为:(2)

3 GPS/GLONASS卫星精密轨道确定

3.1 卫星精密定轨流程

本文对于卫星精密轨道确定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以卫星的广播星历所形成的轨道作为初轨,通过对原始数据的预处理,再加上力学模型,从而对轨道进行参数估计,得到卫星轨道的浮点解;然后以卫星轨道的浮点解为基础,将模糊度固定,从而得到卫星轨道的固定解。

3.1.1卫星轨道浮点解

 

图1 卫星轨道浮点解确定流程图

1为卫星轨道浮点解确定流程,首先,由广播星历形成惯性系下的位置序列,并通过轨道积分,得到初始轨道;同时,原始观测数据通过预处理后最终形成双差观测文件,在此基础上加入力学模型,通过轨道解算得到相位残差,在这里以0.004m作为限差,如不满足精度,则重新形成单差观测文件,进行迭代,至满足精度后,进行参数估计得到轨道的浮点解。

在基线解算的过程中,利用最小二乘法解出轨道根数的改正数,得到相对精确的卫星轨道根数,但是并没有对模糊度进行固定,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轨道精度,需要对整周模糊度进行固定。

3.1.2卫星轨道固定解


图2 卫星轨道固定解确定流程图

由于模糊度正确固定后可以明显减少未知参数的个数,因此,正确的固定模糊度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定轨的精度。图2即为卫星轨道固定解确定流程图,因为本文中单差之后形成的基线基本上属于中长基线,因此,根据基线长度是否大于2000km采用不同的模糊度固定策略,当基线长度小于2000km时采用QIF方法,直接解出L1L2的模糊度,该方法主要用来进行长基线模糊度的分解解算,计算过程中不再用到双频伪距,但是需要卫星的精密星历,还必须用到双频观测数据;当基线长度在2000km以上时,首先利用M-W组合观测值求解出宽巷模糊度,然后再利用L3组合解算出窄巷模糊度,至此,模糊度得到了固定,通过分区轨道解算,便得到了轨道的固定解。

3.2 定轨模型

本文采用动力学定轨方法,在轨道计算中采用了各种测量模型和力学模型,定轨模型如表1所示:

 

表1 GPS导航星座精密轨道确定中采用的测量模型和力学模型

测量模型及力学模型

描述

观测量

LC双差线性组合观测值

截止高度角

3

采样间隔

180s

相位中心及其变化

PHAS_COD.I08

对流层

先验NEIL+站分段线性估计(2小时)

卫星钟差

双差消除

接收机钟差

接收机与GPS时间同步,双差消除

测站坐标

IGS站坐标为先验值,并施加约束

初始轨道

广播星历

重力场

JGM3 (12Î12)

质心引力

JPL DE405

潮汐

固体潮汐、极潮、海洋潮汐

太阳光压

ECOM 光压模型九参数

经验加速度

径向、迹向、法向每12小时调节一次伪随机脉冲参数

算例分析

本文选取全球均匀分布的64IGS站点所提供的观测数据,实验观测日期为201215日,通过与IGS最终轨道产品的互差,来统计卫星沿径向、沿迹方向、法向及1D均方根误差。

 

图3 用于精密轨道确定的64个IGS站分布图

4.1 模糊度浮点解

 

图4 GPS卫星浮点解与IGS轨道互差RMS

 

图5 GLONASS卫星浮点解与IGS轨道互差RMS

4和图5反映出,基于单天数据、当模糊度未固定时,通过全球64IGS站的数据进行定轨,GPS轨道与CODE最终轨道进行比较,沿径向,迹向,法向的轨道差异RMS的均值为2.24cm6.42cm4.80cm1D RMS4.80mGLONASS轨道与CODE最终轨道进行比较,沿径向,迹向,法向的轨道差异RMS的均值为2.75cm8.85cm6.57cm1D RMS6.56cm.可以看出,各天解算的轨道差异无论是在径向、沿迹方向、法向都比较稳定,变化幅度不大,这说明本文所采用的定轨策略是可行的。

4.2 模糊度固定解

 

6 GPS卫星固定解与IGS轨道互差RMS

 

7 GLONASS卫星固定解与IGS轨道互差RMS

6和图7反映出,基于单天数据、当模糊度固定时,通过全球64IGS站的数据进行定轨,GPS轨道与CODE最终轨道进行比较,沿径向,迹向,法向的轨道差异RMS的均值为1.59cm3.17cm2.31cm1D RMS2.44cmGLONASS轨道与CODE最终轨道进行比较,沿径向,迹向,法向的轨道差异RMS的均值为2.42cm6.58cm4.92cm1D RMS4.95cm。可以看出,无论是浮点解还是固定解,轨道沿径向的误差最小,法向其次,而沿迹方向的误差最大,这是动力学定轨的一般特征,因为轨道沿迹方向的力没有通过力学模型很好的模拟。

另外,从图中可以看出GLONASS的定轨结果普遍低于GPS的定轨结果,原因可能为GLONASS卫星的观测数据较差,且星座不完善,这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4.3 浮点解、固定解与IGS轨道比较结果

 

图8 浮点解、固定解与IGS轨道比较结果

由图8可以看出,GPS/GLONASS卫星通过与CODE最终轨道进行比较,浮点解平均为5.64cm,而固定模糊度后得到的固定解平均为3.75cm。反映出固定模糊度能显著地改善轨道的精度,说明模糊度的解算策略是比较有效的。

结语

基于64个全球均匀分布的IGS站数据,当模糊度未被固定时,GPS/GLONASS卫星轨道通过与CODE发布的最终轨道进行比较,径向误差在3cm左右,1D RMS平均在6cm内;当模糊度固定时,径向误差2cm左右,1D RMS平均在4cm之内。

本文是基于64IGS站的数据的定轨结果,当增加IGS站数量、轨道由单天解换为三天解或周解时,卫星轨道精度相信还会有所提高。

目前我国北斗二代导航系统正在全球组网,研究GPS/GLONASS卫星精密定轨会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后续还会以本文研究方法为基础,对北斗卫星精密定轨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if !supportLists]-->[1] <!--[endif]-->杨元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进展、贡献与挑战[J].测绘学报,2010,39(1):1-6.

<!--[if !supportLists]-->[2] <!--[endif]-->冉承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C].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武汉,2013.

<!--[if !supportLists]-->[3] <!--[endif]-->赵齐乐. GPS导航星座及低轨卫星的精密定轨理论和软件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04

<!--[if !supportLists]-->[4] <!--[endif]-->韩保民. 星载GPS低轨卫星几何法定轨理论研究[D].武汉: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3

<!--[if !supportLists]-->[5] <!--[endif]-->刘林(1992) ,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力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if !supportLists]-->[6] <!--[endif]-->葛茂荣(1995) , GPS 卫星精密定轨理论及软件研究[D]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if !supportLists]-->[7] <!--[endif]-->楼益栋(2008),导航卫星实时精密轨道与钟差确定[D].武汉:武汉大学.

<!--[if !supportLists]-->[8] <!--[endif]-->姚宜斌(2004),GPS精密定位定轨后处理算法与实现[D].武汉:武汉大学

<!--[if !supportLists]-->[9] <!--[endif]-->盛传贞,袁运斌,孙保琪.基于全球IGS数据的GPS导航星座精密轨道确定[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1):138~141

[10]高星伟,过静珺,程鹏飞,等. 基于时空系统统一的北斗与GPS融合定位[J].测绘学报2012,41(5):743-748.

[11]党亚民,秘金钟,成英燕.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原理与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7

Tags:GPS,GLONASS,双差相位数据,卫星定轨,动力学方法  
责任编辑:gissky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中国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