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浅谈国情、地理国情与地理国情监测

  众所周知,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自然地理环境、文化历史传统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国情,可以将国情分为自然国情和人文国情,也可以分为社会国情、地理国情、历史国情和文化国情等等。通常认识我国的基本国...

作者:李志刚来源:国家测绘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网站|2013年02月05日

  众所周知,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自然地理环境、文化历史传统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国情,可以将国情分为自然国情和人文国情,也可以分为社会国情、地理国情、历史国情和文化国情等等。通常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都是从一些地理概念和数字开始,如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 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我国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 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等等。可见地理国情是国情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可以这样说, 地理国情是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即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为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其成果的表现形式既包括空间型数据、地图等,也包括以白皮书形式或通过互联网等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的监测报告。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如国土疆域概况、地理区域特征、地形地貌特征、道路交通网络、江河湖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城市布局和城镇化扩张、孕灾环境与灾害分布、环境与生态状况、生产力空间布局等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和描述等。

  把握国情, 充分认识地理国情是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依据,也是是管理决策的必要支撑手段。党和政府每次重大决策和方针的出台,都是从对国情的认识和分析出发。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从现阶段中国实际出发,重新认识当代中国国情,科学地回答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认清了国情,就认清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2008年10月召开的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同志谈到要重新认识中国的自然国情: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基本国情。”由此可见,加强对地理国情的了解,有利于维护国家最高利益,有利于认清国家各阶段发展目标,对国家宏观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在“总则”中明确“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成果进行处理和提供的活动”。利用现代测绘技术手段对地理国情进行监测,持续获取自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地表变化的动态信息,周期性监测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状态、条件、特征等,为有关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地理国情监测报告,是测绘法赋予测绘部门的重要职责。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广义地说是传统测绘概念在新形势下的全新表达,狭义地说是现阶段测绘在应用服务领域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深刻认识和理解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有助于我们认识测绘部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积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测绘立足国家经济建设、改变服务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测绘工作者应团结一致、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努力实现“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测绘发展战略,为测绘的大发展、大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上一篇:关于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思考

下一篇:地理国情监测提升政策分析水平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