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关于地理国情监测的若干思考

地理国情涵盖了国土疆域、地形地貌、地表覆盖、交通网络、江河湖泊、城镇布局、人口与生产力空间分布、资源环境状况、灾害分布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地理信息,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理国情进行持续监测,分析其变化和趋势,将为资源与生...

作者:张继贤 刘纪平来源: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13年02月05日
       地理国情涵盖了国土疆域、地形地貌、地表覆盖、交通网络、江河湖泊、城镇布局、人口与生产力空间分布、资源环境状况、灾害分布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地理信息,是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理国情进行持续监测,分析其变化和趋势,将为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制定、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与重大工程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突发事件处置、重大国际问题应对等提供有力支撑。

  地理国情监测是新时期测绘发展的重要使命

  2010年12月,李克强副总理对测绘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首次从国家的高度明确要求测绘部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徐德明局长也明确指出:“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测绘工作的新使命,是测绘服务功能和作用的再一次提升。”

  地理国情监测是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对测绘事业发展方略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把握,是新时期赋予测绘工作的全新使命,是测绘在现有基础上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地理国情监测不仅促进测绘从基础到综合、从被动到主动的变革,还助力测绘从反映现状的静态测绘到体现变化和分析的动态测绘转变,从数据生产到信息服务的转变,从数据提供到综合掌握国情国力与服务重大决策并重的转变。地理国情监测是新时期测绘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

  当前,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不断发展,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依托测绘部门,于2008年6月发布了地理信息动态监测和分析的五年规划(GAM),GAM已成为美国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规划之一。同时,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开展了类似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在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测绘部门基本形成了服务于地理国情监测的人才资源、技术力量、软硬件装备、数据资源体系,可以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

  地理国情监测的定位

  地理国情监测是新形势下测绘保障能力的提升和拓展,是对地理国情的周期性、动态性和综合性体现。对地理国情的监测应充分体现测绘的综合性和基础性保障作用。

  作为综合性监测,反映了地理国情作为国家战略性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是测绘服务科学决策的重要体现。针对现有的部门调查或普查结果存在不一致、不连续等问题,缺乏无部门利益的第三方验证,难于获得科学、公正、综合性的地理国情信息,迫切需要建立完整、统一、综合的地理国情监测体系,重点分析自然和人文地理国情的变化及趋势,动态掌握国情国力信息,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权威准确的综合性国情、省情、市情信息产品,为国家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提供基础性服务,是测绘作为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行业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同时,地理国情本身也是重要的基础性信息。通过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按照统一的标准、技术、统计单元和规范的产品信息,客观、准确和详尽地反映各种自然和人文地理国情信息,可为相关部门专业监测提供公共基础数据和共享平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与任务

  地理国情监测主要是对自然地表变化及社会经济信息变化实施监测,整合、统计、分析地理国情信息的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发展趋势及其变化相关性,掌握自然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规律。监测的内容包括:地形、水系、湿地、冰川、沙漠、地面沉降、海平面变化、地表覆盖、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自然国情地理信息,以及交通、城镇、土地利用、生产力布局、社会经济、主体功能区等人文地理国情信息。

  我国地理国情监测需要针对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统一标准规范、统计基准和技术方法,构建网络化的地理国情信息动态获取、处理、分析与服务体系。通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快速获取与处理、变化检测、地面调查、地理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依据自然及社会发展变化规律,按长、中、短周期和大、中、小不同尺度以及国家、省、市、县不同范围建立地理国情信息快速获取体系、地理国情监测统计分析体系、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产品体系和地理国情监测标准规范体系,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情地理信息产品体系,定期发布地理国情信息产品,为国家重大决策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相关部门专业监测提供公共基础数据。

  对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几点建议

  1.统筹布局,联动直报

  建立国家、省、市监测成果直报机制,构建科学、公正、独立的地理国情信息获取、监测、分析与成果发布工作机制,为国务院及相关专业部门提供真实、客观的地理国情信息。

  2.技术引导,示范先行

  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统一技术设计、技术标准和产品体系。选择几个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理要素和具备良好基础的地区,精心组织试点示范。要重点体现地理国情监测对于重大工程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在选准试点、搞好示范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推广应用。

  3.注重应用,分步实施

  以监测成果实际应用取得实效为落脚点,保证地理国情监测应用实际效果;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可逐步推进,先开展地理国情的统计工作,再选择试点开展重要国情的监测、分析,最终形成完整的地理国情信息监测技术、标准、装备与人才队伍体系。(作者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上一篇:地理国情监测提升政策分析水平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对地理国情监测内涵和原则的初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