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红旗渠畔绿正浓

夏末秋初的南太行,群山叠翠、绿意盎然,公路两侧的红色崖壁蔚为壮观。在这“红”与“绿”之间,有一条蜿蜒在悬崖峭壁之上、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的“人工天河”,它就是被称为“世界奇迹”的红旗渠。 &...

作者:刘立新 刘鹏飞 程存付来源:自然资源报|2021年08月23日

夏末秋初的南太行,群山叠翠、绿意盎然,公路两侧的红色崖壁蔚为壮观。在这“红”与“绿”之间,有一条蜿蜒在悬崖峭壁之上、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的“人工天河”,它就是被称为“世界奇迹”的红旗渠。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60多年前,河南林州人民以“重新安排河山”的豪迈气概,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修建了举世瞩目的红旗渠,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步入新时代,林州人民发扬红旗渠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开展治山、护渠、整田、增绿,大力实施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让2046平方公里的林州大地绿起来、美起来,使这方绿水青山逐渐成为惠泽百姓、永续释能的金山银山。

治山

从“补疤痕”到“满眼绿”

在横水镇马家庄村的一处露天矿山修复点,覆土修复后的阶梯式缓坡错落有致,新栽的侧柏树苗迎风而立,放眼望去满是绿色。但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山体裸露、矿渣乱堆、尘土飞扬的废弃矿山。

林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科科长杨瑞峰介绍:“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人抱着靠山吃山的想法,炸山开石,私挖滥采,一度将山体挖得千疮百孔。有段时间,仅马家庄村巴掌大的后山就有4个采石场、1个水泥厂。”

挖出了“金山”,却毁坏了“青山”。长期的无序开采,不仅严重破坏了山体和植被,还造成滑坡、危岩等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严重威胁周边群众的安全。

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迫在眉睫。2018年年底,河南省启动总投资60多亿元的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林州市申请项目资金1.4亿元,对区域内的20多处废弃矿山进行了全方位生态修复。

让裸露的山体披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大多是高陡边坡,我们要先将危岩清除,然后进行边坡改造,才能覆土栽树。由于土薄石厚,加上降雨量小,树木养护成了大难题。你看,需要给新栽的树苗浇水了,要是能下场雨,就能省下好几万块钱呢!”马家庄村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区负责人张大勇笑着说。

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实施,为马家庄村带来了勃勃生机。经过初步修复治理,村后那片采石遗留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提升和改善。治理后恢复的60多亩耕地将被纳入新增耕地指标库,验收通过后不仅能增加耕地面积,还能为当地财政带来1000多万元收益。

千里南太行,中原大屏障。昔日光秃秃的废弃矿山,如今却满目葱茏、生机盎然。杨瑞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林州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已全部完工,正在接受验收。通过生态保护修复,林州先后治理废弃矿山面积2.1万亩、恢复耕地200余亩、植树55万余株、种草1500多亩。

护渠

从“把雨盼”到“水长流”

“天旱把雨盼,雨大冲一片,卷走黄沙土,留下石头蛋。”曾几何时,这首民谣道出了林州百姓祖祖辈辈的缺水之苦与盼水之切。

“水”曾给林州人民带来了最深最痛的记忆。翻开旧《林县志》,出现最多的字眼是:旱、大旱、连旱、凶旱、亢旱……据史料记载,从1442年到1943年,500年间有100多个年份出现大旱灾,其中大旱绝收30多次。在红旗渠修建之前,林州的550个行政村中,有307个村人畜吃水困难。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林州人民在太行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建起全长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使当地告别了缺水的历史。据统计,红旗渠开通至今共引水125亿立方米,相当于1200个杭州西湖的水量。通过红旗渠引水,沿岸还建起了近百个水库池塘,起到了补充地下水源、调节当地气候的作用。

红旗渠运行的60多年间,沿线不断出现因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灾引发的淤塞、断流、决口等状况。为确保红旗渠“水长流”“渠永固”,林州局每年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配合各乡镇政府及红旗渠渠管所、水利等部门,全力做好红旗渠沿线地灾防治。

在红旗渠与露水河近距离交汇的任庄镇,露水河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已基本完工。露水河原来废弃的河滩上鹅卵石较多,寸草不生,加上河道内多年被乱采河砂,生态破坏严重。从2019年开始,林州局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在河道两侧栽种了2000多亩以柳树、楸树、雪松等为主的生态林,并加固加高河堤,不仅有效降低了红旗渠沿线的地灾风险,也极大提升了红旗渠的旅游形象。

“昔日的荒滩地变成了生态林,垃圾场变成了网红‘打卡地’,露水河已成为通往红旗渠景区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林州局局长刘付周高兴地说。

整田

从“望天收”到“保收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素有“七山二岭一分田”之称的林州,116万人口仅有耕地89万亩,人均不到0.7亩。因此,这里的人把耕地看得很金贵。

横水镇郭家窑村村民郭长福今年77岁,家中4亩口粮田一种就是几十年。“以前种地全靠人力,一天忙到晚累得很,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弄不好连种子都搭进去了。如今,地整好了,渠修通了,机井水可随时用,机械化收割省时又省力,真是太方便了!”谈起前后的变化,郭长福乐开了花。

“你看,我一推上电闸,不到半分钟水就上来了。”在郭家窑村的一处机井房里,村支书郭存兵给记者展示了灌溉系统,“如果没有这水,村里的4000多亩耕地就没有指望了。”

郭家窑村的变化,得益于林州市大力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党支部书记赵会丰告诉记者,2011年以来,原林州市国土资源局有序实施了3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先后投入资金2.8亿元,使10个乡镇的20万亩农田成为旱涝保收田,彻底改变了“望天收”的命运。

田整好了,更要管好。“栗所长,俺村有人在耕地里建厂房,你快来看看吧。”横水镇自然资源所所长栗建树接到群众举报电话后,迅速赶往实地查看,并及时制止了一起违法占用耕地建房行为。

为守护青山良田,林州市大力推行“一网两长”,即田长、山长、网格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田(山)长984人、网格员1243人、联络员220人,实现了市、镇、村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监管,让每块田、每座山都有人看、有人管。

与此同时,林州市进一步明确了田(山)长责任,细化了有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构建了“及时发现、有效处置、依法查处、联合惩戒”工作机制,为绿水青山筑起了“防护墙”。

惠民

从“穷山沟”到“绿富美”

走进太行山脚下的石板岩村,一条整洁的柏油路连接着村庄和农田,沿线及周边民宿、农家乐、写生基地鳞次栉比,省内外来此写生、采风的游客络绎不绝。

石板岩镇自然资源所所长李鹏飞介绍,石板岩村曾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原先没有一条可行车的路与外界相通,只有一些山间羊肠小道连接各个村庄,运送货物的唯一办法是“一根扁担肩上挑”。

生态环境的优良度,决定着旅游产业的深度广度。由于人为影响因素较少,又经过多年修复,石板岩村周围的崇山峻岭上,万木森郁、满目苍翠,生态环境极好,现在年均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写生基地。农家乐、宾馆有400多家,每家年均收入20多万元。

其实,石板岩村从“穷山沟”到“绿富美”的变化只是林州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林州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强化生态修复,擦亮生态底色,正悄然释放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山更绿了。“十三五”期间,林州实施了以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廊道绿化、生态能源林、坡地经济、村镇绿化、森林围城等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完成绿化面积158.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3.8万亩、飞播造林30万亩、天然次生林20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

景更美了。八百里太行把风光最秀美的一段留给了林州,林虑山被誉为“北雄风光最胜处”,太行大峡谷更是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长江三峡等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境内拥有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滑翔伞运动基地,有千古之谜猪叫石、三九严寒桃花开的桃花谷。

人更富了。“桃花嫂子”申兰英在桃花谷景区搭起棚子卖面条,夏天生意好时,一天能卖1万多元。水河村以千亩果园为依托,大力发展观光采摘、乡村旅游、研学实践等,人均收入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座座青山、一条条沟谷,已成为林州人民增收致富的生态宝地。

青山绿水间,处处展画卷。在碧水长流、奔涌不息的红旗渠见证下,一幅由“红绿底色”绘就的生态画卷,正在绿意正浓、生机盎然的林州大地上徐徐展开。

上一篇:山东开展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验收

下一篇:广西对脱贫县继续实行用地计划指标单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