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CSPON建设需把握好九对关系

未来10年是中国城镇化平稳进入70%平台的关键时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决定了中国的未来。没有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数据支撑,国家/省宏观区域政策的制定水平难以得到本质提高,一旦超越了我们仍然未知的安全底线,将可能出现重大...

作者:王伟来源: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2024年02月22日

未来10年是中国城镇化平稳进入70%平台的关键时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决定了中国的未来。没有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数据支撑,国家/省宏观区域政策的制定水平难以得到本质提高,一旦超越了我们仍然未知的安全底线,将可能出现重大混乱。因此,要顺利完成国家各项战略目标,必须建立一整套有效完善的国土空间运行监测体系,确保我国城乡与区域发展始终能够在时间上“有序”与空间上“有控”地健康发展,不出现方向性偏差。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这套机制将成为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属性与成果,但也是各地推进规划实施工作面临最大的难点,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重心从研究编制转向全面实施,2023年9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印发,并选择1个区域、16个省份、29个城市、1个区(县)部署开展CSPON建设试点。面对即将步入快车道的CSPON建设,笔者认为有九对关系需要做好系统认知与平衡把握。

统与分的关系。 CSPON建设背后本质是以国家权力为中心的央地互动过程,“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是央地协同治理的前提,也是央地协同治理的结果。CSPON意味着对各级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进行准确的定义、编码和描述,并纳入央地协同治理的空间计算体系中,支撑对自然资源资产“两统一”职责的有效行使。方案提出分级负责、分步推进的原则,自然资源部负责部省网络联通、全国性政策标准制定、体制机制构建等,地方自然资源部门则在职责范围内同步推进各项工作。对此,地方政府应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充分沟通,积极把握在国土空间治理领域塑造“权责清晰、运转高效、链条完整、协同有力”的央地关系的历史契机。

聚与散的关系。 CSPON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支撑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高效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和城乡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不改变监管职责与工作分工,遵循“批什么管什么”原则,各级自然资源部门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按层级、分尺度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意味着CSPON建设聚焦的是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而不是泛自然资源管理、泛国土空间治理,要避免主阵地不清导致建设重心、重点分散的问题,集中精力和资源围绕CSPON如何能让国土空间规划“能用、好用、管用”做文章,推动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构建和绿色智慧的生态文明建设。

纵与横的关系。 CSPON提出建设“业务联动网络、信息系统网络、开放治理网络”三大目标,意味着必须减少“碎片化的数字化”现象以全链条的方式真正让数据“汇”起来、“联”起来、“流”起来、“跑”起来,形成有生命力的鲜活网络,而非“盆景”的静态堆砌。为此,围绕“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查、实施、监督的全周期管理,要充分厘清与疏通自身业务系统内与系统外纵横双向的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关系,加强数字化与业务体系建设的深度融合,加强业务逻辑与技术逻辑的对接融合,加强管理数据与社会数据的融合治理,提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效能。

新与旧的关系。 近年来,各类数字化系统升级迭代迅速,出现了部分系统在更新过程中被废弃,“另起炉灶”开发新系统,造成重复建设、分散建设的资源浪费现象。对此,方案中明确提出CSPON建设应“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化工作基础,不另建平台系统”,即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升级拓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功能,纵向实现多层级规划“一张图”系统的联通,横向实现规划“一张图”系统与关联业务系统的数据互联,形成标准统一、链接通畅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因此,从“一张图”到“一张网”,并不是简单的新旧之间的取代关系,更多的是“一张图”系统功能、业务、模式的循序升级、迭代创新过程。对此,要做好地方国土空间信息化基础(如,数据资源情况、数据库情况、一张图建设情况等)评估,更好明确CSPON建设既有基础有什么,未来提升项是什么、引领项又是什么。

内与外的关系。 CSPON建设方案提出依托数字化的开放平台等,完善政策机制,丰富工作形式,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落实落地,形成社会各界有序便捷参与、共同谋划、协同攻关、合力创新的国土空间治理开放网络。数字化新生态的营造是CSPON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这涉及行业内外良性关系的构建,一方面务实推进“共建共治共享”,营造凝聚众智、合力创新、共同发展的国土空间治理新生态,形成“政产研学用”协同高效创新的有效机制,彰显人民规划为人民,另一方面严格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严格保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提升网络运行稳定性,守住数字化发展的安全底线。未来需要注意的是,随着CSPON的持续部署和扩容,要避免不同厂商、不同类别的数字化产品之间因标准多样、缺少协同等问题降低CSPON运行效能。

主与辅的关系。 推进CSPON建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突出重点。坚持以终为始、需求牵引,集约高效的原则,围绕规划实施监督的主责主业,优先推进信息系统网络建设,协同推进业务联动网络和开放治理网络构建。要具备在资源紧缺情况下快速起步的能力,聚焦基础先行、急用先行、优势先行,而不是什么都做。方案提出九方面的主要任务,非常系统,然而建成CSPON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源于每一步数字化工作的长期坚持。对此,可构建模块化的数字能力,这些模块既可以是产品、解决方案,也可以是组件或工具,先从简单模块做起。因为真正的价值应当是简单朴素的,是可以满足共性需求的,并牵引不同场景、部门、业务间的联动。进而“基于现在,面向未来”,为未来拓展留下空间。

建与用的关系。 CSPON是一项庞杂的巨系统工程,需要建设一系列数据资源、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平台和系统等。然而这个巨系统是数字化转型的结果,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给用户持续创造价值。CSPON的生命力在于广泛地应用,以用促建,用建共创,核心思维的转变一是数据驱动的思维,二是从被动服务到主动运营。为此,坚持业务体系建设在先,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工作定位,搭建与本级职责匹配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监测评估、部门共享、公众服务、决策支持等应用场景。加强业务驱动、场景牵引的时空数据治理,使汇聚的数据发生逻辑联系、生长出“智慧”,涌现新的业务形态或商业模式。

技与制的关系。 CSPON建设是集业务、技术、管理等变革于一体的系统化创新。一方面,以实景三维中国为空间数据基础,统一“空间码”,建立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模型体系,运用通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成果推进相关算法重构、模型重构、标准重构和感知系统重构,着力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智慧”能力。另一方面,“过程对了,结果一般不会错”,须对CSPON建设各关键环节进行制度、规则、规范和标准等配套,如建立健全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有序共享数据的制度机制、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标准体系、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做到“技术”与“制度”环环相扣,双轮驱动。按照2024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要求,结合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应尽快完善数字化治理政策机制和TIM、CSPON的技术标准体系,引导全行业对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从知道用、到习惯用,再到自觉用的转变,为CSPON打牢基础。

知与行的关系。 CSPON的建设是一场规划数字化转型的系统变革,必然有阻力,肯定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比较大的挑战有三种:思维惯性、认知局限和利益纠葛。我们常说“今天问题的产生,源于昨天的解决方法”,那么“明天问题的产生”也必然源于“今天的解决方案”。亦曾有言道水面之下的“冰山”对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影响15倍于水面之上的部分,建设CSPON首先要转头脑、转思想,尤其是一把手的认识,要将CSPON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自上而下深入贯彻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理念,建立一个面向长期主义、与时俱进的组织文化,“知行合一”强力推动各项工作,向真正的智慧规划迈进。

(作者 王伟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土空间规划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上一篇:CSPON建设 | 深化“多规合一”改革的系统…

下一篇:吴志强院士:众脑——超大城市决策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