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issky.net- GIS空间站

我要投稿 投稿指南 RSS订阅 网站资讯通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GIS空间站 >> 新闻动态 >> 地理信息动态 >> 正文

灾区种种 地图的力量

作者:许泳    新闻来源:计世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6-10

数据处理 日夜兼程

各种先进的数据获取方式带回了充足的第一手测绘资料,而怎样把各类信息加以处理,变成地图产品,则需要第二步——关键数据处理工作。

对遥感影

像目视判读或利用图像处理系统对各种遥感信息进行增强与几何纠正、识别、分类和制图等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普通人拿到一副遥感影像时,是看不出什么内容的。 雷达测回来的结果,甚至只是些干巴巴的数据。像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都必须从遥感影像图中判读出来。数据处理工作还包括对灾区的受损建筑进行操作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或校正误差、对图像进行压缩编码。其中包括对堰塞湖进行检测和测量,从而建立对它们的及时监测; 研究遥感影像中山体滑坡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得出对图像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原来地面客观地物、场景的解译,从而为政府和公众提供真实、全面的灾区地理信息。

记者看到,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四楼的机房里,工作人员正紧张地忙碌着,机房的墙角边堆放着几箱方便面和饮料,大家都在忘我地处理着数据。据了解,这样的争分夺秒,从汶川大地震当日起,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星期。

5月12日晚11点,根据国家测绘局办公室通知要求,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连夜部署抗震救灾应急测绘服务任务。要求技术人员立刻加班赶制地震灾区的卫星影像图,技术人员通宵加班,于5月13日上午9点将制作完成的5套四川全省卫星影像图,4套成都市辖区卫星影像图,4套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卫星影像图,4套德阳市卫星影像图,4套汶川县、理县、茂县卫星影像图,及时送达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土资源部。

5月14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制作完成了首张都江堰地区灾后雷达影像图,与13日制作完成的都江堰地区震前卫星影像图一起,送达国家测绘局和国务院应急办,用于对比分析灾前灾后的变化,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现势性资料。记者见到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研究所副所长张力时,他已经连续工作了5天,他所在的工作组主要负责各种影像的数据处理工作。张力告诉记者: “需要处理的图片信息太多了,我们的工作人员几天都没合过眼。各种类型的航空航天影像数据都需要经过统一处理,我们自主研发的ImageInfo-PixelGri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包括航空影像和卫星影像)一体化测图系统帮上了大忙。它支持基于高速网络的分布式并行化处理,使软件系统具有大规模并行处理能力和较大的数据处理吞吐量。” 据了解,该系统有8个计算节点,每个计算节点包含8核CPU和2个72GB硬盘。还可以把局域网中互联的所有工作站(包括PC机)通过软件的方式进行通信和协作,以一定的任务调度策略共同完成影像数据处理工作,减轻人员的工作量,实现正射影像纠正的高度自动化。

“要在那些原始的难以辨认的图像中,标注出房屋、水库,分析出灾情,就全靠后期的数据处理了。”张力介绍说: “ImageInfo支持多源、异构遥感数据处理,采用基于多基线影像匹配算法的地物提取与量测技术,重点解决人工地物(如房屋、道路等)在影像中的高精度特征定位和影像之间的高精度配准,尽量减轻作业人员的工作量。”

信息服务走进民间 

“这下心里有底了!我们看到了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播出的灾区三维地图,还有灾难前后的对比图,第一感觉就是情况可控了。”刚从都江堰安全

转移到成都的一位教师慨叹道。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是超常的,当5月14日晚上,中央电视台直播节目中的灾区三维立体影像图展示在观众面前时,无疑增强了大家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中央电视台使用的这套由测绘部门制作的受灾地区“神州遨游——三维地理信息应急服务平台”,让人们更加直观、全面地看到了汶川地区的地形、地貌。

中测新图公司制作的这套四川受灾地区“神州遨游——三维地理信息应急服务平台”得到了大家普遍关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也安排了几名技术人员,常驻中央电视台提供服务,每天从早上7: 30至次日凌晨1: 30,近20小时坚守在岗位上。直播节目画面随时可能切换到这套系统上,技术人员必须进行熟练的操作以配合播音员。

“神州遨游”互动系统是基于网络和三维仿真等技术构建的空间信息三维基础平台,是中测新图公司三维仿真与空间信息系统“TopWorld网络产品”的具体应用实例。这套系统通过网络,以不同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和航空航天遥感数据为基础,实现受灾地区地形地貌三维景观的再现和实时漫游; 同时辅以地名、标注等,可以快速进行地名搜索和查询定位。用于详细查看地震灾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村镇分布、道路交通、地形环境、灾区周边情况等信息。

“系统采用全新技术,可以高效地管理海量空间数据,能看到城镇和一些显著的地理特征,如山体滑坡情况、道路堵塞情况、水库状态监测等。”中测新图公司副总经理金澜告诉记者, “5月17日,都江堰、北川、德阳、彭州和茂县等5个市县的QuickBird影像数据处理完成后,及时加载入灾区三维演示系统,为中央电视台直播提供服务。”

灾后重建 测绘先行

三维立体影像图,在灾后重建中,依然能够发挥很大作用。胥燕婴司长告诉记者: “下一步,国家测绘局将利用原有资料和新获取的航空、卫星影像数据,叠

加等高线、高程标记点、行政区划和地名等地理信息要素,快速生产地震灾区的正射影像地形图,提供准确、现势、直观的道路交通、地形地貌、灾区周边环境及人文、村镇分布等重要基础信息数据,为灾后重建等工作提供规划用图。”

国家测绘局还紧急制定了灾区应急大地测量控制系统建设方案,决定在灾区建立临时GPS运行站,实施GPS B级、 GPS C级点观测,建立重灾区临时测图的平面定位基础,以满足灾后重建规划、道路、水利、住房建设的急需。 日前,国家测绘局已派出11个由测绘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组,配备先进仪器设备、后勤物资、医药及防疫等作业装备,赴四川绵阳、绵竹、北川、德阳、广元等灾区对GPS B级网大地控制点进行灾后重测。

除此之外,灾区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以供卫生、水利、应急指挥、教育系统等部门在公共平台上加载自己需要的相关信息,例如水利部掌握堰塞湖、水库分布及风险预防,交通部判释公路设施毁损情况、抢修道路,中国民航实施预防灾区疫情喷洒作业,这些次生灾害监测、灾后重建等工作都得依靠准确的测绘地图。

这次抗震救灾,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动态地图网,加载了老百姓关注的综合信息,丰富救灾专题地图内容。最新的灾区地图,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供灾区志愿者、社会公众下载使用。

4万多份地图,绘出了灾情、绘出了爱心。依据这些灾区地图,中央做出了科学决策,地方开展了高效救援。13亿人民在携手抗灾,测绘人也在夜以继日地为地图注入科技的力量。

链接

航拍图片和卫星影像都可统称为遥感影像。由于卫星是沿着固定轨道走的,时刻在运转着,天气好的时候,卫星不一定经过灾区上空,而天气不好的时候卫星飞过却看不到地面,也就无法拍摄图像。卫星遥感能在宏观上反映灾情,但由于受分辨率限制,不能精确反映地面情况; 而航空影像分辨率较高,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快速成像,比如几万平方公里、几千平方公里,这样可以在局部,特别是那些受灾严重的县城和居民集中的地区,用航空摄影方法有针对性地获得灾区影像。

地震灾区气候异常,降雨频繁,所以在无法得到清晰的光学影像(比如航拍照片)时,就只能利用全天候、全天时的雷达影像来获取信息了,雷达影像属于主动式遥感,能够穿透云雾、森林获取影像。

上一页  [1] [2] 

Tags:地图  
责任编辑:gissky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中国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