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issky.net- GIS空间站

我要投稿 投稿指南 RSS订阅 网站资讯通告: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GIS空间站 >> 技术专栏 >> 行业应用 >> 正文

进一步推进作为“战略方向”的地理国情监测

作者:陈常松    文章来源:发展研究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3
摘要:去年,李克强副总理批示要求“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今年5月23日,他到中国测绘创新基地视察工作时又进一步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李克强副总理的批示和指示充分肯定了由我局通过一年多测绘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所形成的新时期测绘发展战略方向;也对我局谋划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加快转型,丰富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内容,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去年,李克强副总理批示要求“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今年5月23日,他到中国测绘创新基地视察工作时又进一步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李克强副总理的批示和指示充分肯定了由我局通过一年多测绘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所形成的新时期测绘发展战略方向;也对我局谋划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加快转型,丰富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内容,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推动地理国情监测从“务虚”向“务实”转变

  应当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我局在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方面的突出成绩就是推动其从“务虚”到“务实”的转变。在测绘发展战略研究过程中,我们认真总结和深入分析测绘地理信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规律,综合分析国际国内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趋势,准确判断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新需求,提出“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这一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发展道路。针对地理国情监测这一战略方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在相关媒体上进行了长达近半年的讨论,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地理国情监测重大项目的前期研究和立项论证,精心组织试点工作,并成立了高规格的推进实施机制。在这一战略方向上的推进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首先,地理国情监测是体现现代技术发展趋势、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新需求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我们提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技术背景大概是:卫星遥感、卫星定位、航空遥感以及地面测绘技术高度发达,测绘地理信息生产设施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地理信息服务通过“天地图”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社会提供高效率的服务,生产服务体系满足了作为“监测”的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的技术要求。 在“信息化测绘体系”加快形成的条件下,地理国情监测工作逐步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基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等任务的需求方面都需要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提供监测服务、分析服务、信息服务甚至于咨询服务,所以说,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是在新的技术环境下,为了满足新的需求而开展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是传统测绘工作的继承和发展。如此重要而且成效明显的工作之所以到“十二五”才提出来,一是技术条件成熟了,二是国家财力具备了,三是社会需求明晰了。因此说,做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是测绘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如果进一步细化来说,我们可以大致用图1表达一下。在图1中,我们过去所开展的工作在最底层,我们暂且叫它“过去测绘工作”,其主要特点就是地理信息周期性的更新、主要对有限要素的空间属性的测绘以及提供数据服务等,主要由各级测绘部门负责。发展到中间层次,成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其主要特点是动态性、实时性、对越来越多的地理要素的自然和空间属性的监测,提供经过分析的信息服务。这是未来各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主要任务。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内容是逐步拓展的,发展到最后其必然会涉及资源、环境及生态等方面的监测、评估等事务,从而与有关部门一道,为我国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等各项经济工作提供政策咨询服务,而这也许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与有关部门共同的责任。从目前来看,作为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第一步,我们首先应当进一步做好建设地理信息数据库、完善“天地图”服务功能等已有工作,推进测绘生产服务方式转型,尽快形成完善的信息化测绘体系。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数据库等新技术,在承载有限要素的传统测绘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要素类型,大大缩短更新周期,实现动态监测。同时,还要对我们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提炼。通过分析、提炼形成地理国情监测报告,从而达到提高服务效能的目的。如果能实现以上“监测”,就能够实现对资源、环境、生态的监测,进而提出我们对科学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图1 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定位

  二、作为“战略方向”的地理国情监测

  地理国情监测作为 “战略方向”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很显然,作为“战略方向”,就必须将地理国情监测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作为测绘地理信息的重要使命和奋斗目标,而绝对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一个项目。

  (一)使地理国情监测成为未来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绘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当前测绘地理信息正处于转型时期,所谓转型无外乎生产、服务、理念等方面的转型。理念上,由过去强调生产标准化测绘地理信息产品转向从需求出发安排生产,也就是要树立“按需测绘”的理念。从生产服务技术体系上,就是在实现数字化测绘生产之后,进一步向信息化测绘体系转变。信息化测绘体系是测绘信息化的最终成果。我们理解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简单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模型

  信息化测绘体系区别于数字化测绘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除了借助于生产服务的网络化实现生产服务效率的大提高外,最重要的应当是:提供的服务应该是用户直接需要的。用户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而过去形成的生产服务工艺和能力却是标准化的、规范化的。如何依靠这种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服务工艺来满足个性化的用户需求,是在推进测绘转型发展,形成信息化测绘体系的一个重要挑战。

  图2是信息化测绘体系的简化模型,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从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到数据管理三个环节。这一部分同我们现有的测绘生产服务体系在基本原理和工艺上将不会有大的差别,但是在功能、效率等方面将会有一个大的提高,以满足“动态监测”的需要。最右边的“用户实际需求”部分同现在的情况实际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不同类型的用户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需求是不同的,也就是用户的实际需求存在一个“个性化”的问题。从右边网络第二列“应用集成及分发服务”部分将与现在有本质的区别,这种本质区别主要集中在“网络化”上面。信息化测绘条件下,地理信息服务将是高度网络化的,“窗口式的服务”将从目前的提供服务的主要方式变为网络化服务方式的一种补充。目前,我们正在大力开展的“天地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实际上就是形成网络化分发服务方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从右往左第三列“分析应用”环节则是只有到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高度信息化后才出现的,是信息化条件下测绘生产服务工艺流程中的一个新的成员。其职责在未来测绘生产服务工作中将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是独有的,至少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负责对各类需求进行汇总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便位于左边的三个部分可以处理;二是要对通过左边3个部分所形成的标准化、规范化产品,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向加工、处理、分析、提炼,也就是要形成定制产品,并提交分发服务部门提供用户使用,而这一部分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可以说,地理国情监测是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地理国情监测成为动员全系统广泛参与的一项工作。正是现行测绘生产工艺流程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我们在谋划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发挥基层测绘生产单位的积极性。要成为一个“战略方向”,就必须具有动员全系统测绘单位的能力,也就是要具有动员图2中第一部分广泛参与的能力。

  (三)地理国情监测要形成稳定的产品服务模式和标准规范。我们不仅要强调地理国情监测的动态性、全要素等要求,还必须能够形成稳定的产品模式、服务模式,要有完善的标准规范的支撑。这就要从应用出发来改造我们的生产工艺,来形成生产、产品、服务标准及相应规范,利用“天地图”提供服务。只有形成了相应的标准、规范和稳定的产品模式,才能够满足规模化、工业化生产服务的要求,也才能充分发挥我们业已形成的全系统测绘生产力量来投入这一关乎未来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方向的地理国情监测服务活动。惟有这样,地理国情监测才能成为一个我们可以常态化开展的工作,成为一个测绘地理信息战略方向。

  三、当前开展地理国情监测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前我们针对“地理国情监测”所开展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这些工作是推动其由理念到实际工作的“落地”工作。除此而外,其重要性还体现在这些项目、试点示范等工作的效果上。就是:我们能否通过这些项目建设和试点示范工作,摸索出满足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常态化、业务化要求的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一整套保障条件。毕竟,只有常态化、业务化了,我们才能说地理国情监测是一个“战略方向”。因此,可以说,“十二五”是地理国情监测能否成为一个“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

  (一)更准确地把握需求

  “地理国情监测”这一词语充分体现了按需测绘的思想,要求我们当前在谋划这一工作时应当对用户的需求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在监测对象上,我们重点选择了主体功能区战略、城镇化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国家关注的重大战略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作为着力点,这是从需求出发开展这一工作的必然选择。选择国家或者地区的重大战略作为我们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服务对象,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成果立即用于实践,有利于为这一工作创造良好的需求环境和舆论环境,对我们持续推进这一工作具有重要保障作用。关于这一点,理由十分充分,不再赘述。

  (二)将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及产品作为工作的目标之一

  无论我们正在谋划的项目建设工作,还是试点示范工作,其目的之一当然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较过去更贴近实际需求的服务。但这也仅仅是目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最主要的目的应当是为使地理国情监测成为常态化工作,探索一种合适的技术路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从而使其真正成为未来测绘地理信息战略方向之一。因此,我们在做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或者试点示范工作方案时,着眼点除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外,还有充分考虑如何通过试点示范项目,形成地理国情监测标准化、规范化的工艺流程,如何形成符合工业化生产服务要求的产品模式,从而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奠定基础。

  (三)将如何调动基层测绘生产事业单位的力量作为试点重要内容

  实际上,我们之所以十分强调要形成地理国情监测的标准化、规范化工艺流程和产品模式,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要为发挥基层测绘生产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奠定基础。经过长期的测绘生产实践活动,测绘生产单位已完全适应数字化测绘条件下的测绘生产服务需要,形成了坚实的数字化测绘生产服务技术积累。毫无疑问,他们将是我们从事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但是,正如前文所述,从传统的测绘生产服务到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是一个转型发展的过程,无论在生产工艺、理念、技术支撑、人才等方面均会发生一些变化。例如,在人才方面,我们也许需要更多的人文、水利、环境、生态、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在队伍布局方面,也许要对现有的测绘生产组织结构按照信息化测绘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建立地理国情监测相关部门,作为沟通测绘生产和需求的桥梁和纽带。

  基于此,在目前我们还处于试点示范工作阶段的情况下,应当给予测绘生产事业单位更多的机会参加到相关工作中去,促其在工作中不断优化队伍结构、知识结构,促使测绘生产队伍尽快适应信息化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等工作。

Tags:地理国情监测  
责任编辑:gissky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中国地图